又到了一年歲末。作為一個經濟學者,我對這一年的中國經濟社會所發(fā)生的種種歸納出以下十大事項。不知是否具有足夠的代表性?
一、制定十二五規(guī)劃(核心是轉變發(fā)展方式、結構調整、國富轉向民富);
二、人民幣升值(升值的幅度有限,但沸沸揚揚,且影響深廣);
三、通貨膨脹看漲(典型事例有CPI破4、“蒜你狠”、“茅臺過千”等);
四、強拆事件頻發(fā)(表面是些個例,但卻是整個經濟社會利益矛盾的集中反應);
五、房價調控失靈(房價的宏觀層面屢屢調控,而收效甚微。當是經濟結構使然);
六、高鐵大鋪設(全國各地都在架高鐵。這是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模式的生動寫照);
七、兩岸簽ECFA(兩岸和平發(fā)展共同愿景的文本體現,或具深遠影響);
八、生態(tài)文明(節(jié)能減排、低碳經濟、生態(tài)城,都在拿生態(tài)說事。可有多少人當真?);
九、文化產業(yè)發(fā)展(以唐山大地震、賀歲片等為代表,所謂“文化搭臺、經濟唱戲”);
十、足壇一黑到底(都是金錢惹的禍。反映了整個社會的某個側面);
如果,用一個字對2010年加以總結的話,我選擇“壘”字。以上各項內容,多是一種追求短期利益的寫照。追求“高”,就不得不“壘”,但基礎結實不結實是需要優(yōu)先考量的。尤其是當基礎已經出現裂痕跡象的時候,就不能一味地壘高了。而應為長遠利益打好基石才是最最重要的。所以,如果要為2011年乃至今后提出期望的話,我選擇“奠”字。一是為傳統(tǒng)的發(fā)展模式祭奠;二是為長遠的發(fā)展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(來源:搜狐財經博客 作者:鐘茂初)
蘭格鋼鐵網聲明:此消息系轉載自蘭格合作媒體,蘭格鋼鐵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|